绿了矿山 活了资源——桓仁县矿产资源整合小记
桓仁满族自治县近年来加强矿产资源整合,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,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,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
桓仁县矿山企业较多。桓仁铜锌矿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,半个世纪以来,企业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,也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:采空区面积巨大,10座排渣场占地近20公顷,不仅污染了地下水、破坏了当地植被,还引发了泥石流、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桓仁县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多方筹措资金6952万元,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。他们搬迁了当地居民510户,采用草、乔、灌结合的方式,治理废渣堆9座,堆砌挡土墙2529米,开挖排水沟4979米,坡面平整12.3公顷,植树25万株,种草9.2公顷,还对塌陷区实施土地整治,共造地18.3公顷。
松兰矿废石场是桓仁矿业公司的废石场之一。治理前这里是一片废渣台,一到雨季,乱泥汤遍地都是,即便晴天也满是灰尘,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。经过两年治理,松兰矿废石场达到了国家环保的要求。统计显示,近年来,桓仁县共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426.8公顷,占同期可恢复面积的92%,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
大力整合矿山企业,是桓仁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又一重大举措。暖河子煤矿原是国有矿山,开采历史悠久,2001年转制由桓仁锦江煤业有限公司收购。这个地区原有小煤矿10家,由于经营粗放,开采技术落后,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,同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。桓仁锦江煤业有限公司大力实施整合,矿山数量由原来10家减少到3家,资源储量由178.96万吨增加到1941多万吨,新增储量1762万吨。
公司总工程师董贵林向笔者介绍:“咱们现在所处的矿井是锦江煤业公司3个矿井之一,由3个小煤矿整合而成,现在矿井设计年产煤6万吨。今年通过机械化改造,年产能提升到了15万吨,通过资源整合产能提升了,井下巷道布置和资源再利用水平也显著提高。”
据悉,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,桓仁县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坚持政府调控、科学规划、依法有序、市场运作、扶优扶强、整体开采、集约高效的原则,先后对二棚甸子地区铜锌矿、三道河地区菱镁矿、暖河子地区煤矿、雅河地区石灰石矿山企业进行了整顿和资源整合。
全县矿企由整合前的44家变为27家,不仅矿山数量减少,矿区布局合理,资源利用率和回采率也大幅度提高,主要矿山企业回采率由整合前的81.5%提高到90%以上。